2017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在上海开幕

展示保护技术 聚焦行业热点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郭桂香 冯朝晖

    8月10日至12日,2017(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以下简称“建博会”)在上海举办。此次建博会是2015年8月底在上海举办的首届国际建筑遗产保护博览会的延续,按计划每两年举办一届。本届建博会以“保护、修复、利用”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意大利、俄罗斯、尼泊尔、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的81 家文化遗产行业单位参展。展览范围涉及材料工艺、装备产业、数字化应用、旅游文创、保护工程、科研成果、专业媒体等7 大领域。展会期间,契合建筑遗产保护行业热点,举办了1 场主旨报告、6 场学术论坛和多场研讨。除此之外,博览会仍保留了上届的互动体验环节——城市走读活动,观众踊跃参与,领略了静安区多处优秀历史建筑的魅力。展会期间,展厅免费对外开放,为公众了解建筑遗产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规模扩大 展示提升

   本届建博会参展商由70 余家增加到81 家,不仅数量有所提高,参展质量也有显著提升。故宫博物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等国内知名文博机构加盟,阵容强大。

   故宫博物院主要展示了故宫的古建筑修缮技艺和学术研究成果,展板上密密麻麻的图片介绍了大高玄殿、乾隆花园、养心殿三大研究性保护案例以及古建筑地面砖、墙面砖、石构建等研究性保护修复项目。“因为成果太多了,图片只能这么小。如果将这部分单拿出来就能讲上半天。”故宫古建部负责人赵鹏指着展板上巴掌大的地方说。壁画矿物颜料、琉璃瓦件、宫廷建筑烫样等实物更是直观地展示了故宫古建筑修缮的技术体系。此外,部分实用性较强的故宫文创产品展卖也聚集了不少人气。


   故宫博物院展台

   敦煌研究院展台以3D 打印和三维全息技术两种手段,分别展示了第328 窟的塑像,同时通过4 个显示屏,远隔千里就可实时了解莫高窟的游客量和各洞窟环境状况。3D 打印的328窟微缩塑像吸引了许多观众,展台工作人员介绍:“只要有相关数据就可以打印,这几尊塑像就是在上海本地打印的,材质是石膏,上面的颜色也是打印出来的。这尊30 厘米左右的塑像需要打印两天。”


   莫高窟3D打印成果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展台正对着主会场,醒目的展板上展示了该院近年来承担的长城资源调查、大运河申遗、广西花山岩画申遗、重庆大足千手观音石刻造像维修、山西应县木塔保护维修、承德避暑山庄石质文物修复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成果以及吴哥窟茶胶寺等重要的援外项目,彰显了文物保护“国家队”的雄厚实力。

   国文信文物保护有限公司展台前,一位叫“小新”的机器人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作为展台形象大使,它能与观众互动对话。但这并不是该公司的主要推介,旁边两块触摸视频正在展示的基于三维建模技术的文保管理综合解决方案才是他们推出的拳头产品。对着视频上显示的大遗址三维模型,项目负责人高天、何庆解释,这个方案以三维建模技术为基础,从传统文物保护规划的实施层面出发,能够综合文物本体修缮、日常维护、数据监测以及数据利用等内容。


  展台前会说话的“机器人”

   循着悠扬的琴声,观众们不约而同地走到上海交通大学建筑遗产保护中心的展台。他们别出心裁地请来了上海交大学生乐团的三位同学在展台前办了一场提琴“演奏会”。这个创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许多观众都赶来聆听并拍照摄像。此外,展台上还展出了一位民间爱好者收藏的古建筑砖瓦构建,这位藏家也在现场为观众讲解。此外,各参展单位也都大显身手,整面墙壁的手绘图版、夯土样展台、古建筑场景搭建、修复技艺现场演示……营造了令人耳一新的参观体验。


展会上的音乐表演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博览会的国外展商明显增多,一方面得益于与国际展览公司的合作,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蓬勃发展,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了国外厂商。展会上紧邻的三家德国展商分别从事建筑测绘、摄影测量及图像处理、文创产品设计和彩色玻璃制作。俄罗斯文化部也开设了展台,展示2007 年成立的一家文物修复公司的保护成果。展台布置了冬宫大教堂的场景,主要介绍这家公司对冬宫大教堂屋顶、室内装修、雕塑、墙体和柱子等部位的维修做法和科研成果。一位画师坐在布景中现场临摹,不一会儿就绘制出一幅美丽的女神像,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


俄罗斯展台临摹展示

学术研讨 成果丰硕

   聚焦行业学术前沿和热点是本届博览会学术论坛的亮点。本届建博会举办了国际建筑遗产保护案例实践、遗产数字化保护与装备应用、古建筑保护与修复技术、近现代建筑遗产(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案例实践、遗产活化与旅游文创、建筑保护与城市更新等6场学术论坛,此外还召开了第三届全国十佳文博技术产品及服务研讨会,世界遗产之鼓浪屿模式——鼓浪屿申遗经验推广会、第二届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论坛。

文物保护理念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在国际建筑遗产保护案例实践学术论坛上作主旨报告。他指出,当前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分析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要面临的三个突出问题。一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问题。现在有很多古城,投入巨资把城重新修建起来,但实际上不一定是文物。二是制度问题。目前文物保护被理解为是一个工程,按照工程的概念实施、管理,经费采取招标的方式,设计和施工分离。但是文物保护和一般的工程项目有很大区别。因此,在制度方面,应当进行相应调节。三是人才问题。按照国际标准,文物保护需要有四个方面的人员参加,包括建筑师、考古学家、规划师和法律工作者。但中国的情况是,考古学家比较多,人才偏科比较严重。尽管当前有很多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投入到文物保护中,但相对于丰富的文物资源来说仍十分有限。

   有鉴于此,他强调,对于文物保护要将研究贯穿项目始终。首先要做好前期的文献研究,现场勘探、测量,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文物价值作出科学的评估,确定要保护的是什么,进而研究怎样保护,使用什么样的材料,制定出保护方案。第二是要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研究,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动态设计。第三,在项目结束后还要有研究报告。因此,文物保护要由真正的专家来实施,而不是承包给某个施工团队。他认为,科学、合理、适度的使用是对文物建筑最大的保护。对于很多文物保护建筑,使用应该是常态。在制定保护方案时,就要统筹考虑将来的使用,在最小干预的原则下,让文物建筑更好地活在当下,在当代发挥作用,有机地融入今天的生活。

   在国际建筑遗产保护案例实践论坛上,来自俄罗斯的Viktoriya Luzina 介绍了圣彼得堡冬宫的修缮工程。冬宫是巴洛克时期建筑装饰的经典案例,也是俄罗斯当地的标志性教堂。教堂曾于1837 年被烧毁,1839 年曾被复建。此次工程修复面积525平方米。在进行首批修复工作的时候,俄罗斯的建筑师们遇到了很多问题,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外立面装饰当中,应该重新修复哪一种?是古老时期的、世纪初的还是修缮过的或者是世纪末的?要以何种方式?使用何种材料?如何记录下古老的装饰艺术痕迹?这就要求修复师不仅只是进行修缮、更换陈旧的结构,还要做一项总结性的研究工作,这也促使修复师们最终成为研究型的学者和艺术学家。对于建筑中的特殊材料,绝不使用新材料代替,必须按照传统的技艺修复,也是当下俄罗斯建筑修复师的主要做法。研究性保护、最小干预、使用传统工艺等做法,与中国的文物建筑修复实践不谋而合。

   今年7 月,鼓浪屿申遗成功。8 年的申遗经历了怎样的故事,申遗成功后鼓浪屿怎么保护、发展,无论是遗产保护专业人士还是社会公众,都有着强烈的了解渴求。在鼓浪屿的保护和申遗工作中,在民生、创新、文化传承发展方面的实践探索,形成了独特的“鼓浪屿模式”。建博会期间,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限公司、厦门市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联合召开世界遗产之鼓浪屿模式——鼓浪屿申遗经验推广会,来自厦门的领导、申遗专家、鼓浪屿社区代表等与大家分享了他们的实践与经验。与会者认为,作为一个国际社区遗产,后遗产时代应从文化社区和文化景区两条路线发展。


鼓浪屿申遗经验推广会专家对话

遗产数字化保护与装备应用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规划所所长查群在学术论坛中介绍了精细化测绘在布达拉宫保护中的应用。从1985 年起,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先后对布达拉宫进行了三次调研与保护。从1985年开始的木结构加固保护开始,从维修到保护管理规划,逐步发现了布宫内部建造和劣化的复杂性。面对传统测绘中出现的问题,遗产院于2016 年启动了精细化测绘工程。从技术手段来说,1985 年的近景摄影技术已经逐步发展为通过无人机、GPS、三维扫描获得数据。在精细化测绘中,最为突破性的进展在于利用无人机和数字化技术手段发现基岩和裂缝,定位可能存在威胁的山洞。这些手段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调研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如隐藏地龙的挖掘发现,墙体裂缝和传统图纸繁复的校对工作。在未来的保护研究中,精细化测绘数据收集将会用于建筑本体的预防性保护、基础性管理,以及对于构件的监测和劣化预警。

   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李晓武提到,人工智能(AI)如何在未来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加以应用,是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从技术角度来看,AI 运作所需要掌握的核心要素包括:大数据、智能运算以及运算能力。通过运算处理,人工智能会对信息进行感知、思维记忆、学习表达和做出最后的行为决策。物联网时代和人工智能会在未来的保护工作中实现信息交换和预防性保护监测作用的自动化。现阶段的人工智能在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智慧文物和文物云平台的预防性保护监测应用。通过AI对文物周边环境的调节,可以尽可能减轻环境因素对文物劣化的影响。同时文物云作为网络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实现日常监测中的问题预警,结构安全监测和环境控制。

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

   湖北省古建筑保护中心、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主任陈飞认为,目前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虽然有很多的实践,但是由于工业遗产的数量很多、类别很多,地区差异性也很大,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仍然有三个层面需要注意:第一,工业遗产的核心价值在于工业生产的记忆传承,而不是单纯的厂房保护。第二,工业遗产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厂房建筑本身,不能单纯套用传统文物的保护模式,需要探索新的展陈模式,拓宽展陈内容,加深展示内涵。第三,工业遗产的活化应该突出其社会价值,通过分层、分级的保护利用模式,拓展使用功能。总之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之路,尚需探讨完善。

   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主任刘杰认为,工业遗产在卸下其工业生产功能之后,必须找到新的功能和定位,这取决于城市决策者对工业遗产保护的认识和周边发展规划的掌控。对工业遗产的改造和再利用必须建立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既保存浓郁的工业特征又体现时代的气息,并且和新的功能相契合,将是整个改造设计的关键。通过创新激活工业遗存,并且形成文化资源的亮点和创新的旅游产品,才能得到社会的肯定。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松教授提到,国外或欧洲建筑遗产的概念非常宽泛,既可以从建筑风格、样式、类型来分类,也可以从城市历史发展和市民记忆、公共空间来划定。历史建筑的保护应该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结合各地的遗产特征、总量和类型综合考虑,但无论是保护修缮,还是使用利用,都要遵守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原则,有条件的历史建筑修缮工程现场可以部分对外开放。

   不可否认,文物保护与修复在文博界是个比较小众的领域,从业人员少,技术发展慢。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下,近年来文博界的科技保护意识逐渐提升,文物保护修复行业迅猛发展。纵观本届建博会,一是感到科技手段在文物保护修复领域的应用是大势所趋。几年前还比较高端的三维激光扫描、数字摄影测量、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已不再新奇,许多专业文保机构已在这方面有成功应用的案例。二是感到文物保护修复行业已日趋成熟。展会上能够看到许多熟悉的身影,其中既有大牌的文博机构,也有在文物保护、修复、规划领域知名的高等院校和研究团队,还有不少在文博界小有名气的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他们的实力已逐渐壮大。但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相对于其他行业,遗产保护领域的科技应用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期待着在多学科融合、交流合作的推动下,能在下届建博会上看到更多更好的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与成果。

本文来源:建博会

  • 友情链接

协办单位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 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科技保护专项基金
  •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专委会
  • 查看更多

支持单位

特邀支持

  • 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
  • 中国银行苏州分行
  • 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分行
  • 中国光大银行苏州分行
  • 查看更多

支持媒体

  • 中国文物报社
  • 《建筑遗产》学刊
  • Built Heritage
  • 《中国名城》
  • 查看更多

Copyright上海建为企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5007858号-7